党群建设

团学工作

所在位置: 首页 > 党群建设 > 团学工作

【钢筋铁骨·淬炼英才】新材料国重携手沙钢!科技服务铸就钢铁脊梁!

作者: 日期:2024-08-19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师生的两封重要回信精神,促进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沙钢集团联合研发中心人才培养,帮助研究生更好的服务企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实践中提高研究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研究生在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钢铁铸魂·沙钢科技服务团”(以下简称“服务团”),服务团由13名硕、博研究生组成。服务团前往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开展了为期10天的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活动。活动期间,服务团顺利开展了学术交流研讨会、生产参观、部门实习等一系列活动。

一、探寻发展历程,厚植钢铁情怀为深入了解沙钢集团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服务团成员观看了以沙钢发展史为原型改编的电影《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成员们对沙钢集团从“生产窗框钢的小轧钢厂”到“扬子江畔的十里钢城”的艰苦创业史有了清晰的认识。服务团成员在专家的带领下参观了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室、实验工厂、冷轧研究室、炼钢连铸研究室、环境资源研究室、铁前研究室、棒线材研究室、板带材研究室、超薄带研究室、生产调度中心、铁前管控中心、焦化管控中心等生产和研究部门。通过专家的讲解,服务团成员全方位的了解了钢铁产品研发与工艺设计的流程,亲身学习了产品生产的技术细节,充分感受到沙钢集团钢铁生产的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

二、产研协同联动,砥砺钢铁意志研究院是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前沿阵地,在各研究室的参观与学习交流中,研究室技术专家向服务团成员详细地讲解了钢铁生产的技术特点以及产品工艺等。服务团成员抓住宝贵的机会向技术专家进行请教,切实坚持把书本理论、实验探索与实际生产结合,并基于自身科研方向与实践,从冶炼、轧钢等工艺特点到钢铁行业最新技术动态与研发成果等方面深入交流,双方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共同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三、校企研学并进,铸就钢铁脊梁在对企业的技术和生产有一定了解后,服务团与研究院共同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服务团成员代表黄述朝、周文娇、崔宇翔、何袭淼等同学就企业开发研究相关技术、课题组前沿技术等进行主题报告,研究院各研究室技术专家结合企业产品与工艺开发现状与服务团成员展开了深度交流,双方希望依托本次科技服务,加强产学研各方协同,推动实验室科研成果的企业化应用。

四、赓续红色血脉,熔铸钢铁信仰服务团充分用好当地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依托本次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活动成员们赴张家港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参观研学并重温入党誓词,力争让红色思想入脑、入心、入魂。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以沙洲儿女抗日斗争史实为线索,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及生动的影像实物材料,形象地再现了沙洲军民反侵略、求斗争的解放历程。通过实地参观,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沙洲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决心铭记沙洲人民的卓越贡献,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坚定立足专业,锤炼钢铁品格,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本次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极大提升了服务团成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通过本次活动的宝贵契机,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加强了沟通、增进了了解、提升了互信。未来,双方将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努力为国家材料学科和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