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师生两封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实践育人实效。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选派4名博士研究生和6名硕士研究生共同组建“逐梦西部科技服务团”,前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为期10天的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活动。活动期间,服务团成员与多家企业开展了学术交流、部门实习、参观学习和红色研学等一系列活动,真正深入材料企业、走进生产一线,以学术领航彰显青年担当、为国锤炼青年钢筋铁骨。
探寻稀有金属材料奥秘走进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有色院)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基地和行业技术开发中心。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交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服务团成员前往西北有色院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服务团成员首先参观了成果展室,对西北有色院的发展历程与科技创新等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了解。随后,双方进行座谈交流,西北有色院人事处副处长齐志峰主持交流活动,并向大家介绍了研究院的基本情况、人才政策及各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产业化进程与成果,同服务团成员开展了学术交流。
服务团成员代表韩明亮、吴亚奇、田震、闫建辉、朱峰5位同学分别进行了主题报告,企业技术专家与服务团成员就技术前沿领域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双方均表达了对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强烈愿望,期待通过本次科技服务活动,进一步促进实验室科研成果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加速科研成果的企业化转化与应用进程,共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
探索增材技术解决方案走进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铂力特)致力于让制造更简单、世界更美好,成为全球领先的增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为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企业的深入交流,服务团成员前往在铂力特开展学习和调研。服务团成员深入参观了其展览馆和生产车间,亲眼见证了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生产环境,对3D打印技术的原理与流程获得了更为具象和深刻的理解。从数字模型到实体产品的转化过程,在自动化设备的精准操作下变得直观且高效。
随后双方进行了座谈研讨,铂力特人力资源总监杨利娜对铂力特人才政策、员工发展、福利待遇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享了铂力特开放包容的人才引进策略与职业发展路径,同时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双方深入探讨了前沿技术、企业研发动态,服务团成员就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研究进行了介绍与汇报。
探秘新材料行业领军力量走进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材料)作为新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是规模较大、品种齐全的稀有金属材料深加工生产基地。为进一步推动技术转化与产业进步,更好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服务团成员首先参观了西部材料展览馆,了解了公司历史、成就、规划及高性能金属材料研发应用。西部材料人力资源部主管李旺对西部材料人才政策、企业文化、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学习,成员们也更加坚定了投身科研、服务社会的决心。随后,服务团部分成员在西部材料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生产实习。在正式实习前,服务团成员接受了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这些培训不仅强化了成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还系统地传授了岗位所需的安全知识与操作规程,为后续的实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安全基础。在中试车间的实习经历中,成员们全面且深入地体会到了实验室与企业实际工作的异同。通过与负责相关工艺的工程师深入交流,成员们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分享,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差异及其背后原因的理解。
实习结束后,西部材料与服务团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双方就新材料研发的前沿技术、市场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服务团成员分享了实验室的最新科研成果,企业也提供了宝贵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市场需求反馈。此次交流不仅加强了校企之间的合作,更为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探究新时代“钛”力量走进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
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部钛业)是专业从事以钛、锆为主的稀有金属加工材生产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为更好了解企业生产流程与技术特点,推动产学研交流,服务团部分成员在西部钛业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生产实习。服务团成员在正式实习前,严格遵循流程,进行了三轮安全教育培训。这些培训不仅涵盖了安全生产的理论知识,还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重点讲解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理措施,为成员们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在深入企业一线的过程中,成员们依次对原材料的准备、合金的铸锭熔炼、铸锭的锻造以及轧制成型等流程进行了深入了解。对钛及钛合金的板材、棒材以及特殊结构件的生产流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就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与公司技术骨干展开了热烈讨论。这些讨论不仅涵盖了合金配比优化、熔炼温度与时间的精确控制、锻造工艺中的应力消除与晶粒细化等问题,还涉及到了轧制成型过程中的板形控制、表面质量提升以及特殊结构件设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赓续红色血脉,锤炼钢铁精神为引导青年学子进一步淬炼钢筋铁骨、锤炼钢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本次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活动,以推动校企共建、坚持服务大局的原则,与部分企业开展党建交流,为校企共建和访企拓岗提供有力支持。服务团一行前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进行实地研学,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革命历史遗迹,进一步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
服务团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八路军当年的接待室、会客厅、办公室、机要室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住址等场所。每一间房屋、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服务团的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艰辛与不易。服务团成员们不仅被老一辈革命家的英勇事迹所感动,更被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所震撼。最后,全体服务团成员在庄严的党旗下集结,共同重温入党誓词。他们肃立凝视,声音洪亮而坚定,一字一句地许下庄重誓言,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崇高致敬,更是对自我信仰与责任的深刻铭记与再确认。
此次赴西安多家材料企业开展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活动,为实验室青年学子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未来科研探索和职业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了宝贵机会,更为构建新时代产学研共建新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借助此次活动的契机,结合西北有色院、铂力特、西部材料和西部钛业与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多方需求,实验室将与企业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科研共建、技术融合与党建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互融共促,加强技术交流与创新,共同攻克材料领域“卡脖子”问题,为推动新金属材料领域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未来,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继续以专业优势为基础,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与新金属材料领域发展,进一步服务基层建设、增强实践锻炼、提升育人质量,力争构建实践育人“新范本”、拓宽校企共建“大渠道”、建设产学研合作“新标杆”,为实现企业、实验室、学生三方共赢打下坚实基础,为材料事业发展注入活水动力。